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報錯頁面_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您訪問的頁面已經(jīng)離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頁或者返回首頁
9秒后跳轉到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首頁
 > 正文

假山疊石的基本技法二

2007-01-29 10:18    【  【打印】【我要糾錯】

  挑與壓一般用具有橫向紋理的山石作橫向挑出,以造成飛舞之勢,所以又稱“出挑”!皢翁簟睘橐皇舫,“重挑”為挑石下有一石承托。如果要逐層挑出,出挑的長度最好以挑石的1/3為宜。挑石一定要選用一些質地堅固而無暗斷裂痕的山石,其判別的方法,一般以輕敲聽聲來鑒別。如果是兩端都挑出,則對挑石的選用更需細心,F(xiàn)蘇州假山匠師也有采用豎石作出挑的,但難度較高!疤簟钡年P鍵是“巧安后堅”,“前懸渾厚,后堅藏隱”,所以它和“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捌貏t壓”,即橫挑而出的造型山石會造成重心外移,偏于一側,這時就必須要用山石來進行配壓,使其重心穩(wěn)定,所以壓石尤以能達到堅固而渾然一體最為重要。一般一組假山或一組峰巒,最后的整體穩(wěn)定是靠收頂山石的配壓來完成的,此時則需要選用一些體量相對較大、造型較好的結頂石來配壓收頂,這樣會顯得既穩(wěn)固又美觀。

  飄挑頭置石為“飄”。飄石的使用主要是豐富挑頭的變化。飄石的選用,其紋理、石質、石色等應與挑石相一致或協(xié)調。在傳統(tǒng)上,有時還可將飄石處理成各種的動物形象;而在現(xiàn)代疊石技法上,在傳統(tǒng)的“飄”的疊法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發(fā)展,它常選用一些體量較小、具有狹長、細彎、輕薄等特征的山石,按照造型構思,利用黏結材料以及捆、綁、卡、夾、支、撐、掛等方法,進行定位、定形,從而創(chuàng)作出一種石與石之間,具有留空、留白特點的鑲石或搭接技術,通過“飄”的處理,能使假山的山體外形輪廓顯得輕巧、空透、飄逸。它多用于太湖石假山類型中的小品堆疊。

  疊“巖橫為疊”,即用橫石進行拼疊和壓疊,以形成橫向巖層的結構的一種疊石技法,這是傳統(tǒng)假山堆疊中最常用的方法。如網(wǎng)師園“云岡”黃石假山的造型,就是運用了以“巖橫為疊”的主要手法而構成的。但在具體堆疊中,必須留意石與石之間的紋理相一致,

  豎是指石壁、石洞、石峰等所用的直立之石的一種疊石技法。用豎石進行豎疊,因所承受的重量較大,而受壓面又較小,所以必須要做好剎墊,讓它的底部平穩(wěn),不失重心,并拼接牢固。黃石假山的風格有橫疊和豎疊之分,如耦園黃石假山中的懸崖和矗峰就是用豎疊這種豎向的巖層結構進行施工造型的。在豎疊時,應注意拼接的咬合無隙,有時則需多留些自然縫隙,不作滿鑲密縫,以減少人工痕跡。

  墊處理橫向層狀結構時所用的剎石。在向外挑出的大石下面,為了結構穩(wěn)妥和外觀自然,形成實中帶虛的效果,特墊以石塊。此外,在假山施工過程中,都必須注意用剎片進行墊實,只有這樣,才能使山石穩(wěn)定牢固。古代假山的堆疊,向來以干砌法為主,即在不抹以膠結材料(如灰漿等)的前提下,使構成假山的山石重心穩(wěn)定、結構牢固。所以說,疊山墊石最為關鍵。而膠結材料除了增加假山的整體強度外,還具有修飾山石間的拼接,使其天衣無縫,渾然一體,并有自然巖體的風化趣味的作用。墊足墊穩(wěn),不但可省膠結材料,而且堅固勝之。

  鉤即山石在橫平伸出過多的情況下,在挑出的造型山石的端部,放置一塊具有轉折形態(tài)和質感的小型山石,或向下作懸鉤,以改變橫向造型的呆滯。“鉤”也是“金華幫”傳統(tǒng)的疊石方法,它主要用山石和輔助鐵件進行石與石之間的鉤接收頭,或對以條石為框架的假山山體的包貼。

  撐也稱“戧”,即用斜撐的支力來穩(wěn)固山石的一種做法。山石偏斜、懸挑、發(fā)拱、收頂?shù)染脫。撐石必須選擇合理的支撐力點,外觀還應與山體的脈絡相連貫,以渾為一體。撐因與黃石假山的橫平豎直的巖層節(jié)理不甚相符,所以不相適用,它常用于太湖石假山中,但也僅作為一些特殊置石的輔助加工和修飾,而且一般其用石也較小。

  以上所列的南北疊石字訣,只是古代疊山匠師在假山造型施工中的一些典型手法,這些造型手法在實際施工中應靈活運用,切不可拘泥形式,刻意去追求。

延伸閱讀:假山 疊石 技法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