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關 > 正文

深基坑發(fā)生流砂的補救措施

2010-09-26 15:19  來源于網(wǎng)絡  【  【打印】【我要糾錯】

  1 工程概況

  安徽省宿州市澮水河二期調水集水廊道工程,該工程三面環(huán)水,主體工程為242m長地下廊道,該廊道位于地下7.75~10.5m,廊道東端的吸水室基坑位于地下11.90m,是宿州市基坑深度較大的工程之一。

  工程基坑底的標高為-11.80m,而河中水位高水位標高為-2.30m,即高水位時管涌點水壓約9.50m.基坑所處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耕殖土0.7m、輕嚴粘土1.3m、細砂3.2m、中砂2.8m、粗砂約3.5m、強風化巖層等。

  為充分利用澮水河水,在距基坑下游1000m處同時開工建設一臨時擋土壩用以蓄水,將水引至一期調水泵站進行不間斷抽水。

  2 施工方案先擇

  本工程基坑開挖較深,原設計采用12m深的深井降水井位布置不合理、深度淺、施工工藝不科學,致使深井降水措施失敗,當挖至4.5m深時,基坑東南側、北側、西側涌水量相當大,出現(xiàn)流砂達22處之多。

  經(jīng)會同多位水利專家商討對策,主要考慮以下三步施工:

  2.1 先沿遠離施工區(qū)的河西岸邊開挖導流明渠,然后在距廊道中心上、下游各300m處筑兩道圍堰,利用鋪塑明渠減弱河中明水滲水量,減小水頭差。

  2.2 采用護、排、引等措施,綜合治水,滿足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工期要求。

  護:重點搶修東南側、西側土體,在流砂嚴重的地段按1∶0.33坡度向砂中打入鋼筋骨架鋼絲網(wǎng)護坡,然后貼著鋼絲網(wǎng)打入竹桿,間距500mm,隨挖土深度的增加和水位的降低加深鋼絲網(wǎng),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前提下,為進一步采取措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排:由于工程基坑的涌水量比較大,而且每天24h不間斷地進水,為有效地進行基坑排水,在吸水室基坑外東南側、西北側各建一集水井,同時隨著基坑向西延伸,當挖方挖至基坑底部時,每隔30m設一個集水井于基坑范圍外,井底應低于引水溝底1m左右,采用鋼筋骨架鋼絲網(wǎng)進行固護,井內各布置2~3臺大功率污水泵,根據(jù)涌水量的大小來決定工作水泵的開關數(shù)量,來保證基坑進出水的平衡。

  引:當挖至吸水室設計坑底標高時,在砂層區(qū)域鋪設100~200mm的道渣,道渣內鋪設4根φ75的塑料濾水管作引水管,一端接至坑內的進水口,一端接至蓄水池,同時在道渣上干砌一行塊石,再漿砌一行塊石,在底板外側砌筑磚擋水墻,在墻外挑幾條排水溝,將坑外的水引進蓄水池。

  在底板施工的同時,4根φ75塑料管一直處于排水狀態(tài),以保障底板安全。

  2.3 降低地下水位,減小水頭差。降水有3種成熟的措施。①在坑外重新打深井,用深井降水。②在坑內外側磚砌圓筒沉井。③在坑內外側用大鋼錐鉆1000mm的井孔。但這三種措施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成井時間長,無法保證工程按期完成。

  經(jīng)過公司科技人員的反復論證,最終決定采用可重復利用的鋼管排水井降水。在第二步采用“護”法施工過程中采用可重復使用的鋼管排水井降水,同時,配合“排”、“引”等措施綜合治水。

  沿廊道基坑底部兩側,自東向西每隔30m設一排水井。先打入鋼管濾水井,利用抽砂筒抽砂,挖至井底后用20~40mm碎石鋪設井底反濾層,然后用污水泵排水(在機械向西推進過程中,挖土至一段距離后,撥出鋼管,按選定位置重新打入砂中)。

  鋼管直徑1500mm,璧厚4mm,單根長4500mm,在距底部0.5~1.5m處割3個進水孔(高1.0m,孤長0.85m)做濾水體,進水孔外璧焊1~2mm鋼絲網(wǎng),鋼絲網(wǎng)外焊接φ18鋼筋加以保護,鋼管內璧焊上3mm鋼絲網(wǎng),網(wǎng)外再焊鋼筋加以保護。

  綜合以上一系列技術措施,終于保質、保量地如期完成了該基坑最大漏水的處理和施工。

延伸閱讀:基坑 施工 工程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