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關 > 正文

建筑水體景觀優(yōu)化設計

2010-10-15 17:16  來源于網絡  【  【打印】【我要糾錯】

  建筑景觀設計學是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與藝術學科基礎上的應用學科,使建筑物在滿足最基本功能時更加使人賞心悅目,目的是使建筑物更能適于人類的居住、辦公、觀光等等,在人們日益提高生活品質及美學意義的今天迅速發(fā)展。

  1 建筑水體景觀研究概況

  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水體景觀仍然是景觀設計重要的表現手法,與水體相關的設計手法在設計中被樂此不疲地使用著:噴泉、早噴、人工溪流與湖泊、跌水等等。一方面,它可以改善小范圍的的氣候狀況,調節(jié)溫度、濕度等;同時又可以活躍空間氛圍,增添空間情趣。建筑水體景分為建筑外環(huán)境水景設計和室內水景設計。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物質之一。水可以減少空氣中的塵埃,增加空氣濕度,降低空氣溫度。引進水體,無論何種形式,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制冷的效果。作為建筑外環(huán)境的基面之一,水面能有效分隔空間,是建筑外環(huán)境和室內設計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1.1 建筑水體景觀在建筑外環(huán)境運用中的重要性

  建筑外環(huán)境中的水按其形態(tài)特征可分為:靜水、流水、落水、噴泉。靜水的設計是關于水體、周圍環(huán)境和水體池岸三者的設計。由于靜水水面較大,水面平衡容易形成倒影,因此其位置、大小、形狀的設計與主要倒影的物體關系密切。如泰姬陵前一大片水池,將泰姬陵的形象作了一個翻版。游客駐足池前,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建筑和一個虛幻的麗影,情景交融,水為建筑添色,建筑為水增光。流水主要指自然溪流、河水和人工水渠、水道等。流水是一種以動態(tài)水流為觀賞對象的水景,除了控制水量、水深、水寬的大小來設計流水的效果外,還可以通過水渠的形狀和在水渠中設置主景石來引起景致的變化。近年來,隨著娛樂業(yè)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更多的噴泉設計成讓人親近,甚至可以參與其中。比如,有些城市廣場中設置的旱噴噴泉,間歇性噴發(fā),增加親水性、趣味性和參與性,這種與人共樂的形式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有些噴泉在原來的水池噴泉上進行改良,變成喊泉或舞泉,也讓人們欣賞起來更有趣味。

  1.2 建筑水體景觀在建筑室內環(huán)境運用中的重要性

  水體在室內空間中具有增強室內意境的作用。靜水給人以平和寧靜之感,蜿蜒的小溪氣氛歡快,千姿百態(tài)的噴泉造型有強烈的感染力。水體具有擴大空間、分隔空間、美化空間的作用。靜止的水面通過反映周圍的景物,既擴大了空間又使空間增加了層次。室內水渠、小溪、噴泉為分隔空間起到一定的作用。水體的動態(tài)以及它的造型和室內靜態(tài)空間的硬性線條的對比給室內環(huán)境增加了活力和美感,尤其是現代水體與燈光、音響、雕塑相結合。音樂噴泉、彩光水池為室內環(huán)境增添了豐富多彩的景觀。同樣,水體、山石、綠化及其它小品常常構成有機的整體,在室內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出多種形式的景觀。室內水景設計時要注意主景和背景,主景是特別能引人注目的景點,一般放在室內最顯眼的位置,往往也比較大,色彩豐富,較多的設計為瀑布、噴泉等,因為其形態(tài)自然多變,柔和多姿,富有動感,最能吸引眼球。背景是為了襯托主景,一般是在主景背后,使主景內容能豐富,最常見的是一副風景畫。

  2 建筑水體景觀設計優(yōu)化策略

  2.1 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整合

  曾參加國家大劇院競標的意大利設計師Vittorio Giegotti說:“中國現在是一個急于擺脫過去,不愿意提起過去的時代。他們急于要讓世界和國人看到經濟高速發(fā)展的結果。”可見建造者因為過于重視建筑的表象作用而忽視了對社會、環(huán)境的積極影響,并由此產生了對于當代建筑要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呼吁。

  中國現代建筑景觀設計經過不斷的實踐之后,特別是在設計觀念上,延續(xù)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整合、漸變、意境等人文文性的概念,并對這些概念進行現代意義下的轉換,可以理解為:①整合—即現代景觀設計上,空間形態(tài)的有機的連接方式;②漸變—即設計對象—景與物之間的人文順序關系;③意境—即現代景觀設計通過形態(tài)—媒介攜帶的內在精神性。風水作為探求建筑的擇地、方位、布局與天道自然、人類命運協(xié)調關系的傳統(tǒng)學問,在當代被很多人看作迷信和糟粕,因而長期未受重視。然而隨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了解,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中農業(yè)時代的造園藝術、前科學時代的地理思想和占地術(即風水)、不同尺度上的建筑工程經驗、風景審美藝術、居住及城市營建技術和思想等,都是寶貴的技術與文化遺產,它們都是現代意義上的景觀設計學說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源泉,F今遍布全國各地的古村落,無論在村落選址、宅院布局,還是園林構景、居室設置等方面,無一處不講究風水形局、環(huán)境宜忌,因此有人認為風水相當于我國古代的景觀設計學,它探求的是建筑的擇地、方位、布局與天道自然、人類命運協(xié)調關系。建筑水體景觀與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風水理論的結合是今后再展的必然趨勢。

  2.2 結合現代科學技術

  水是人體寶貴的資源,隨著現代工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體受到了污染,人們可用的淡水資源也日益減少,建筑景觀設計需用大量的水,如何有效的利用雨水來進行景觀設計越來越受各國景觀設計師的重視。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qū)的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和華盛頓州的西雅圖這樣的城市,終年雨水充沛,景觀設計師在這些地方經常運用“雨水花園”來增強城市排水功能。在停車場等城市公共環(huán)境中,這種“雨水花園”能夠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變廢為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水體景觀設計是“雨水花園”,規(guī)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雨水花園”位于波特蘭,緊鄰俄勒岡會議中心。它由梅爾·里德景觀設計事務所負責設計,主要收集5.5英畝(約合2.2公頃)屋頂上的雨水。收集起來的雨水蜿蜒流入一些石砌淺水池中,仿佛山間潺潺的溪流一般。“雨水花園”幾乎吸納了會議中心屋頂上所有的雨水—堪稱一項舉世矚目的成就。一些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景觀設計師已經發(fā)現雨水所蘊含的藝術潛能。關鍵是表達出雨水在整個設計中的獨特動感之美。景觀設計師史蒂夫·科赫為波特蘭的一座公寓設計的庭院景觀就是一個典范?坪盏脑O計將屋頂雨水收集起來,水流在高低錯落的水道中歡快地跳躍著,最后注入巖石圍筑的水池。水池下是一個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利用現代技術,融入燈光、音樂,利用電腦控制,會產生更獨特、夢幻般的效果。

  2.3 與人的行為相關的安全要素的結合

  水景欣賞可以使人沉醉其中,但當人的行為參與其中時便產生了一個新的碰撞點—安全因素。這是所有的設計元素之中所不能回避的因子:作為安全性措施的形式與內容人們的關注點往往在美學意義與生態(tài)學意義之中,對其帶給人的未知的安全因素卻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形成水體景觀中所不應出現的安全盲區(qū),從而產生一系列因水體景觀及其周邊區(qū)域設計不當所引發(fā)的嚴重后果,給人的行為甚至生命造成傷害。所以,在考慮其美學意義及生態(tài)學意義的同時,我們更加應當注意其與人的行為相關的安全要素的設計,并且應當和環(huán)境美學能夠有效地予以結合,使得水景觀環(huán)境的藝術、技術與安全因素達到完美的統(tǒng)一。

  3 結束語

  無論景觀設計學說如何發(fā)展,它的一些根本的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熱愛土地與自然的倫理、人文的關懷和對待地方文化與歷史的尊重。從傳統(tǒng)文化的“天人合一”到現代科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是延續(xù)人與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的美好憧憬。中國建筑設計要贏得競爭,就應熟悉本土文化、擁有這個優(yōu)勢。我們不能忽略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科學探索中發(fā)揮和即將發(fā)揮的重要價值,對于祖先留下寶貴遺產,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過現代科技學說分析傳統(tǒng)建筑風水理論,將其與現代景觀設計學說進行映照,思辨其中的內在聯系,可以發(fā)掘更多有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實踐策略。

  參考文獻:

  [1]謝浩.建筑水體景觀設計要點.工程技術.2007.38~40。

  [2]賈衡,馮義.人與建筑環(huán)境.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1。

  [3]蕭默.《“關于中國建筑的反思”》.藝術科學通訊.2007.3.36~37。

  [4]俞孔堅,李迪華.《景觀設計:專業(yè)、學科與教育》.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9。

延伸閱讀:設計 景觀 建筑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