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關 > 正文

建筑普法中主體法律意識的培育

2008-05-20 14:02    【  【打印】【我要糾錯】

  普法是一個世界性課題,法律作用的充分發(fā)揮離不開普法。在法律運行的環(huán)節(jié)中,普法所承載的遠不只是法律知識的普及,它還包括主體法律意識的培育和薪火相傳的文化傳遞功能。從文化的角度看,普法還是一種文化儀式。因此,簡單地看待普法的功能是不妥當?shù)。?一五"到"五五",我國的普法聲勢浩大,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建筑行業(yè)同樣如此。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普法沒有缺陷,相反,形式主義、不經濟、普法理論基礎薄弱等缺陷制約著我國的普法實踐,尤其是主體法律意識欠缺呼喚著普法理論的更新。建筑生活是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生活的內在規(guī)律決定了建筑法律規(guī)制不是任意的。建筑法治是國家整體法治的構成要件,建筑普法是建筑法治運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建筑普法有著自身的個性,既要遵循普法的一般規(guī)律,又要結合本行業(yè)的實際。建筑普法如何進行,如何在建筑普法中致力于主體法律意識的培育,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

  一、主體法律意識及其在普法中的意義

  一般認為,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人們關于法律現(xiàn)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但是由于人們將法律的范圍局限于國家制定法,因此一般人所理解的法律意識只是一種制定法意識,普法實踐中所灌輸?shù)氖且环N樸素的要求人們守法的理念,其實也是一種對制定法的簡單跟從意識。法律意識所指向的除了國家制定法,還應包括人們心目中的理想法。恰恰是對理想法的追求引發(fā)了現(xiàn)實法律的制定沖動。而理想法同時也是現(xiàn)實法律的評判標準。正確的法律意識決不是對現(xiàn)實制定法的簡單盲從和機械反應,它還具有批評完善現(xiàn)實制定法的功能。因此法律意識是對現(xiàn)實法和理想法的思想、觀點、知識、心理的總稱。

  郭道暉教授在其專著《法理學精義》中區(qū)分了法意識和法律意識,認為把法律意識僅僅局限于對現(xiàn)行法律或法律現(xiàn)象的反映與認知,就難以超脫現(xiàn)行法律的局限性,不能對法的本體與法治有全面的正確的認識與評價,也不能全面形成合乎正義、合乎社會進步需要的法的價值取向。無疑,這種區(qū)分有利于糾正人們的錯誤認識。鑒于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已習慣使用法律意識的概念,將法律意識的內涵擴張可能是一種更為便利的做法。強調法律意識內涵中理想法的比重,是今后法學教育和普法的任務。法律意識有健康與非健康之分。培育一種健康的法律意識是普法的應有之意。灌輸對法律的奴性服從是封建統(tǒng)治者的一貫做法,在封建統(tǒng)治者看來,法律不過是治民之具,因此無論是施治者還是受治者都缺乏對法律的主體情感,缺乏主體法律意識。所謂主體法律意識是指法律的價值取向體現(xiàn)出人是主體的價值理念,它包涵以人為本以及對人的尊嚴、人權、人道、人性的強調等珍貴思想。

  既然人是主體,法律設置的目的是為了人,普法所秉承和灌輸?shù)木蛻撌侵黧w法律意識。主體法律意識將會涵育一種對法治的支持文化,是法治不可缺少的支撐力量。離開了主體法律意識的培育,普法只能事倍功半,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二、建筑普法中法律意識培育的誤區(qū)及其根源

  我國的建筑普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些重要的法律得到宣傳,人們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提高。建筑法律因其應用性、技術性等特質難以在人們心目中喚起形而上的思考,人們熱衷于建筑法律的具體應用,不屑于在法治的整體構架中思考建筑法律的意義。建筑行業(yè)法治無疑是國家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行業(yè)法治離不開人們的心理認同。站在法治的高度和主體法律意識的視角,我國的建筑普法存在如下誤區(qū):

  1、過于注重具體法律知識的宣講,忽略建筑法律的理論基礎。建筑法律離開了法律的整體,離開了法治的意義認同,便蛻化為僵死的教條。因此,人們一談到建筑法律,便聯(lián)想到建筑法律條文。在建筑法律和人們的生活之間、建筑法律和法的意義之間缺少心理溝通和情感聯(lián)系,人們的建筑法律意識中缺乏精神認同。缺乏精神認同的建筑法律意識必然視人為法律制度的被動接受者、受治者,不利于建筑法律價值的發(fā)揮。

  2、過于注重具體法律知識的宣講,忽略法律意識的培育。法律知識雖然重要,但只是法律意識的一個方面,法律知識只有內化到人們的意識深層,在人們的觀念和心理中扎根,才能真正成為對現(xiàn)實生活起作用的力量。而法律意識的更新離不開理論的導引。因此普法實踐中不能忽略以重在說理為基礎的法律意識的培育。

  3、將建筑法律意識等同于對現(xiàn)行建筑法律的服從意識,不利于主體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健康的建筑法意識是國家制定建筑法律的基礎。這種建筑法意識中存在一套理想的建筑法體系,它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之所應然與必然。理想的建筑法體系是現(xiàn)實建筑法律的范本,人們的建筑法律意識中越確信這個范本的存在,越成為批評完善國家制定法的力量,建筑法治的基礎更為牢固。不健康的建筑法律意識則可能從表面宣揚守法意識,實質上消解了人們守法的基礎。因為奴性的服從意識不僅難以獲得認同,反而容易受到抵制。

  4、普法中的形式主義嚴重。

  以上誤區(qū)根源何在?首先,建筑法律的實務需要使人們更注重法律條文的具體規(guī)定;其次,建筑法體系的復雜性以及基礎理論研究的匱乏,人們難以找出建筑法律的合理定位,于是滿足于在紛繁復雜的條文中穿行;第三,建筑普法方案缺乏整體構思,割裂了建筑法律與整體法律體系的聯(lián)系,忽略了法治的整體構架;最后,與法學教育有關。中國法學將主要精力放在實在法上,法學教育所宣講的法律意識是一種實在法意識,沒能重視法律的精神文化基礎。西法東漸以來,我們沿襲了西方法律的形而下層面,在形而上層面,缺乏與傳統(tǒng)文化的嫁接,沒能在對傳統(tǒng)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換的基礎上培育與現(xiàn)代法治相適應的精神文化,雖然法治得到強調,但整個社會沒有法信仰。大眾的法律文化觀趨向權力本位和法律工具主義,其中還浸染了法律虛無主義的精神氣質。以注釋法學為主導的法律實證主義教育模式必然在普法教育中體現(xiàn)出來,其主要表現(xiàn)就是主體法律意識匱乏。

  三、建筑普法中主體法律意識培育的路徑

  如何在建筑普法中突出主體法律意識的培育,筆者有如下思考:

  1、更新普法觀念,樹立生活法律觀和人本法律觀,培植有利于法治的精神文化。生活法律觀強調法律來自生活,法律是生活的規(guī)則。由于生活法律觀從人們的生活出發(fā)來認識法律,法律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同。人本法律觀強調以人為本,是對傳統(tǒng)國家強制法律觀和工具主義法律價值觀的超越。對人權、人道、人性和人的尊嚴的尊重是人本法律觀的根本。生活法律觀和人本法律觀有利于主體法律意識的確立。

  2、建立普法的法律整體方案。理論與實務相結合,整體和重點相結合。既考慮法律體系的要求,又突出行業(yè)重點。既講授建筑法律知識,又引導對建筑法律根源性的追問。不孤立地講授法律條文,建立起建筑法律與整個法律體系的聯(lián)系。

  3、區(qū)分法與法律,引導對法律的形而上思考。在漢語語境中,法律既指規(guī)范性文件,又指法律的總體。但是所有的法律加起來也不等于法。西方語言用不同的詞表述法與法律,在中國,法與法律常常混用,導致人們以為二者是一回事。在普法中必須重視對二者的區(qū)分。法律是具體的,法是抽象的。在西方,法具有高于法律(人定法)的特性。法的超越性基礎的缺失影響到法的信仰,因此不僅要重視法律,而且要引導人們重視對法的思考。對法的思考是主體法律意識形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4、重視法律接受者的心理過程和情感體驗。法律的接受離不開主體的認知、情感與意志作用的充分發(fā)揮。正是主體的積極參與和情感投入才最終確立起主體法律意識。由此在普法中應重視教育方法論,積極探索主體接受的有效渠道。

延伸閱讀:建筑 普法 主體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