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品本身價格。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條件下,商品本身的價格是影響該商品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兩者之間存在明確的負相關關系,即價格和需求的變動呈反方向變化。
(2)消費者個人偏好。消費者的個人偏好反映了消費心理上對使用價值相同或接近商品的喜好程度,從而影響對該商品的需求。但是,人們的消費偏好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會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發(fā)生變化。
(3)消費者的數(shù)量和收入。消費者人數(shù)增減顯然對商品與勞務需求的增減有直接的影響。收入的增減也是影響需求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當收入增加時,消費者會多購買大多數(shù)商品,而當收入減少時,他們會少購買大多數(shù)商品。盡管收入增加會引起大多數(shù)商品需求增加,但不會引起所有商品需求增加。例如,隨著人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品消費中,對時令、高檔、綠色食品的消費需求會增加,對大米等必需品的消費需求卻會減少。
(4)替代品的價格。所謂替代品,是指使用價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來滿足人們同一需求的商品,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乘長途汽車與乘火車、規(guī)格資質相當?shù)姆⻊掌髽I(yè)提供的同檔次物業(yè)服務以及物業(yè)服務企業(yè)提供的保潔服務與專業(yè)保潔公司提供的類似保潔服務等。一般來說,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間,如果某一種商品價格提高,消費者就會減少購買這種商品,把其需求轉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從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5)互補品的價格。所謂互補品,是指共同使用才能完整發(fā)揮使用價值的商品,如汽車與汽油、物業(yè)與必要的配套設施、銷售服務與售后服務以及基本物業(yè)服務與專項物業(yè)服務等。如果互補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或下降,就會引起互補品中另一種商品需求減少或增加。
。6)預期。預期是人們對于某一經濟活動未來的變動趨勢的預測和判斷。如果消費者預期一種商品價格會上漲,就會增加提前購買的可能性;如果預期價格會下跌,就會增加推遲購買的可能性,從而影響當期需求。
。7)其他因素。如商品品種、質量、安全性、營銷宣傳、地理位置、季節(jié)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